郑板桥开仓济民(郑板桥开仓济民)

2023-10-19 1:23:34 体育信息 admin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翻译

郑板桥的故事1:郑板桥断案 有一天,某盐商将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子扭送到县衙门,要求县令郑板桥以罪予以重处。郑板桥一见那个小贩,便知是个可怜的穷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骨瘦如柴。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如下:郑燮(xiè),号板桥,是清朝乾隆元年的进士,画竹和兰是他的长处。他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不受贿赂,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

郑板桥对此心胆俱裂,激动地说“时已至此事已至此待一层一层禀报上去,苍生百姓早已死光了天大之事,由我承担!”他当即开仓拨谷,让乡民按人头领取谁知这一开仓济民的善举,却被一些人污蔑为贪污渎职另有所。

郑板桥开仓济民道理

1、郑板桥开仓济民的行动给我们启示:任何人都有资格和可能去支持社区的发展,需要无限的耐力、韧性、创造性,需要摆脱价值观、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实现多元文化的完全融合与共存。

2、郑板桥开仓济民的行动,虽然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但它的意义却是永恒的。它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证明了爱心和正义的力量。

3、再到碰到饥荒时果断开仓济民就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富有文学气息、有才,为官时可以做到关心百姓、受民爱戴、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敢于负责,虽然才识渊博但是为人谦虚的良官。

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是几年级的文言文

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阅读答案 字词 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送的东西。 案:桌子。 无留牍(dú ):没有没办完的公事。 辄:就。 至:至于。 迁:工作调动。 值:遇到。 或:有人。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我整理的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