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义不同:“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同一”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只有斗争的双方,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才是矛盾双方。换言之,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普遍性,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其一,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统一体离不开同一性;斗争的双方是自己的双方;斗争的双方有一个共同的东西要争夺。斗争性即普遍性,同一性是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会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因为同一性的定义中,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概念,所以,说明这两个事物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只有存在矛盾的两个事物才能斗争。所以斗争性寓于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比较容易理解。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即是共性与个性关系。共性即一类事物 *** 同的东西,个性即一类事物中每个不同的事物,共性寓于个性中,个性体现共性。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属性。
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中。事物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中有斗争性,斗争性中也包含了同一性。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1、个人理解,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与分离只能在矛盾同一体之中进行,不能脱离矛盾本身,所以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而同一一旦消失,那么矛盾已经解决,或者说矛盾就不复存在,这样就谈不上相互斗争了所以“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2、只有斗争的双方,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才是矛盾双方。换言之,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普遍性,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对立和统一分别表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