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汉质帝,名缵,在位1年(145年),汉章帝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2汉桓帝,名志,在位22年(146年 - 167年),汉章帝曾孙,蠡吾侯刘翼之子。146年入南宫,即皇帝位。159年诛梁冀、孙寿。165年除内嬖。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 。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汉朝历代帝王有汉武帝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等。汉武帝刘邦 (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
汉朝(前206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今江苏丰县人)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南面,故称西汉。西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吕后和昌邑王刘贺。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史学上分为西汉和东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刘恒:号太宗,谥孝文皇帝汉朝历代帝王。 刘启:号无,谥孝景皇帝 刘彻:号世宗,谥孝武皇帝 刘弗陵:号无,谥孝昭皇帝 刘询:号中宗,谥孝宣皇帝 刘奭:号高宗,谥孝元皇帝汉朝的历代帝王分布图。
汉质帝,名缵,在位1年(145年),汉章帝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2汉桓帝,名志,在位22年(146年 - 167年),汉章帝曾孙,蠡吾侯刘翼之子。146年入南宫,即皇帝位。159年诛梁冀、孙寿。165年除内嬖。
刘邦,年号高祖。刘盈,年号惠帝。刘恒,年号文帝前元、文帝后元。刘启,年号景帝前元、景帝中元、景帝后元。刘彻,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史学上分为西汉和东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孝昭皇帝,刘弗陵,前87——前74 废帝, 刘贺,前74 ,在位27天 。
顺序依次为刘邦、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刘欣、刘衎、刘秀、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祜、刘懿、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刘辩、刘协。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 ;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政权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季汉,又称西蜀。
西汉之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西汉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
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孺子婴(刘婴)。
1、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9年-23年)。
2、汉高祖,名邦,在位8年(前202年 - 前195年),汉始祖第三子。汉惠帝,名盈,在位9年(前195年 - 前188年),汉高祖长子。前少帝,名恭,在位5年(前188年 - 前184年),汉孝惠帝长子。
3、汉朝(前206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今江苏丰县人)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南面,故称西汉。西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吕后和昌邑王刘贺。
4、汉朝一共经历29位皇帝,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