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杨慎(1488~1559) 明代文学家。杨廷和之子,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杨慎,祖籍庐凌,徙居四川新都,字用修,号升庵。生于明弘治元年(1488),卒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杨慎是大学士杨廷和之子。自幼警敏,人称“神童”。
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
杨慎(1488~1559) 明代文学家。杨廷和之子,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
杨慎 (1488~1559) 明代大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为少师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殿试之一,授翰林院修撰。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
杨慎(1488年12月8日1—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181],东葛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是明武宗郑德六年(1511年)的状元,被授予翰林学士的官衔,并参与编撰《武宗史》。武宗出居庸关时,极力抗谏。明世宗继位,改任翰林编讲官。
杨慎,祖籍庐凌,徙居四川新都,字用修,号升庵。生于明弘治元年(1488),卒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杨慎是大学士杨廷和之子。自幼警敏,人称“神童”。
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此句诗出自《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2、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是明朝的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几度夕阳红”意思是太阳依然日升日落。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全诗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1、嘉靖三十八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著名作品:《升庵集》《江陵别内》《宝井篇》《滇池涸》《易解》《檀弓丛训》《云南山川志》《南诏野史》等。
2、从上面的内容中对明朝的大才子杨慎的人生经历有了一个大体上的认识,也了解了杨慎的代表作《临江仙》的内容和其中包含的意境。
3、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门掩,门掩,数尽寒城更点。《转应曲·银烛》作者杨慎简介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
4、他的《新都县八阵图记》、《碧□精舍记》等也是记叙散文的佳品。另外他还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记》、《太和记》、《割肉遗细君》等杂剧。
5、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明代文学家,《滚滚长江东逝水》词作者。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
6、杨慎的著作很多。据《明史》记载,明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之一。除诗文外,杂著多至 100余种。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达 298种。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称《升庵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