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如何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凯氏定氮法蛋白质含量计算公式是蛋白质含量(mg)=含氮量(V1)×标定液浓度(C2)×7/样品容量(V2)。
2、吸收氨后的硼酸再以标准盐酸或 *** 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3、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如下:原理:向样品中加入浓 *** 和催化剂,充分混匀,然后加热消化分解,样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有机氮转化为 *** 铵。
4、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 *** 。
5、取下接收瓶,以0.01N *** 或0.01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同时吸取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1、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 *** 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
2、凯氏定氮仪是测量有机物中总氮的含量的 *** 。
3、缺点:凯氏定氮法只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把低价氮氧化并转为氨盐来测定,而不能把高价氮还原为氮盐的形式,所以不可以测出物质中所有价态的氮含量。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是一个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分析 *** 。
4、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3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 *** 。
5、由于“凯氏定氮法”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鉴定饲料中有无违规化学物质,所以,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理论上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应用:凯氏定氮法的普遍适用性、性和可重复性已经得到了的广泛认可。
6、最易受非蛋白氮影响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的 *** 是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 *** 。
1、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 *** 。
2、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3、氢被氧化为CO2和H2O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 *** 结合成 *** 铵, *** 铵用NaOH中和生成NH3`H2O,加热又分解为氨,用硼酸吸收,吸收氨后的硼酸再以标准盐酸或 *** 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4、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5、通常是先检定出食品中的总氮量,然后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以此得到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由Kieldahl于1883年首先提出,至今仍被作为标准检验 ***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分为样品消化、蒸馏、吸收和滴定过程。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