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亚洲足球万年第二”这个标签,看看那些曾经在世界杯四强争夺中亮过相的亚洲队伍。比如,韩国队绝对可以排入“武林高手”榜单,从2002年和2006年连续杀入八强,到2018年再次冲到八强,好似“金刚不坏之身”一样,坚韧不拔就像是在说“我不是来踩场的,我是来看热闹的”。韩国足球的崛起背后,是一大批“学霸+铁人”式的球员,诸如金英权、孙兴慜,这些是真正把韩国足球带上世界巅峰的“硬核”代表。怪不得,金英权的传送门在球场上开得贼溜!
再看东亚另一位常客——日本队。说到日本足球,绝对会想到“技术流”的标签,谁还记得2002年韩日世界杯,那个时候日本队一口气闯进了16强,表现好到让无数人惊掉下巴。之后的几届比赛中,小日本不断向世界证明:“我们的队伍不止会吃日料,也能吃掉对手的咸鱼状态”。尤其是2018年,日本队在小组赛中爆冷击败哥斯达黎加、赢得了“亚洲之光”的名号,真可谓神操作一箩筐。日本队的成功秘诀?那就是“细节决定命运”——每个跑位、每次传球都像在跳舞,科技FANS还为他们发明了“天才球员临摹一号”APP。
而大中华区的中国男足,哎哟哟,能不能不要再提了?虽然“梦之队”多次闯入世界杯,但都差点儿站到八强门口转个身就跑。可是咱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李铁、张琳芃、武磊这些“逆袭”的小伙伴们,还是让人看出点希望的火花。其他亚洲国家也在看着中国的这份“跌倒再爬起”的精神,心想:“咱们得搞点创新,不能再是‘跑步机℡☎联系:笑’的代名词。”毕竟,你也知道,世界足球市场吃鸡蛋饼都得靠实力说话,不是靠“盼星星盼月亮”那样幻想着“能不能用足球‘变富’”。
说到西亚和南亚的队伍,伊朗、沙特这些名字也是不能忽视的。伊朗在2006年世界杯杀入16强,用“铁血”二字形容再贴切不过,特别是在与他们对阵时,简直像是在打“铁人三项”。而沙特呢,曾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中上演“惊天大逆转”,从小组垫底翻盘到八强,堪称“沙特版的逆袭杜兰特”。这些国家的队伍,带着沙漠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站在了“世界四强”的舞台上,是不是感觉自己也像个“夺冠大侠”?
其实,这些队伍虽说曾经辉煌,但跟世界排名前几的球队比起来,无疑还在“修炼”阶段。毕竟,足球这东西,跳一跳就能让人上天,踢得不好就只能在“鸡窝”里打转。但是,那些曾经登上四强的亚洲队伍,却用实力告诉全世界:“我们虽然不像巴西、德国那样历史悠久,但我们有不服输的精神!”
说到底,亚洲足球一直在拼搏,虽然道路崎岖,满布荆棘,但谁又能保证,将来的某一天,不是说:’嗨,我是那支曾经的世界杯四强队!‘?有人笑着说:“你若问他们的未来,他们也许会说:‘别大惊小怪,我们正卷着袖子,准备下一次大展拳脚!’”而那一瞬间,足球世界的天空会不会突然多出一朵“亚洲之花”?谁知道呢,或许下一场世界杯,就是我们这些“曾经的四强”再次做客圣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