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目标:借助千数图认识千。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能力目标:将数进行分拆,培养学生对数的多种表达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喜欢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能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1、下面是小学数学课文《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说教材。
2、【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说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3、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以内的数有:100、200、300...1000。这些数都是整十的数。例如: 100-200=200, 200-300=300,300-500=500,500-1000=1000。
一千以内数的认识如下:认识1000以内数的基数意义、数位和计数单位、组成、运算、数序、大小等,会读、会写1000以内的数。初步体会位值、各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以及0在计数中占位的意义。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的内容。《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程计划人教版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会数1000以内的数。 学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活动成功的乐趣。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会数1000以内的数。 学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活动成功的乐趣。
2、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千以内相邻两个数位是十进制。
3、知识目标:借助千数图认识千。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能力目标:将数进行分拆,培养学生对数的多种表达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喜欢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能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4、教学内容:1000以内数的认识(P669例例2)教学目的: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 *** ,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5、【评析】全景式数学教育倡导打通课前、课中和课后,同时构建和设计“浪漫、精确和综合”三个阶段的数学课程和教学。
6、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数学第四册P73—75的例例5。 主要知识: 数数,认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万”,中间和末尾没有零的数的组成以及数位顺序表。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篇一 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篇1 “好学生要能把教科书由厚读到薄,在参加考试之前,所有的厚书变成了自己的一本薄书。”这是一位老师在复习课时候经常要讲的一句话。以前,或许,我还没有怎么深刻的体会。
以下是 整理的《一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我上的内容是数11至20各数认识之一课时。
1、二年级下册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千数图认识千。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能力目标:将数进行分拆,培养学生对数的多种表达能力。
2、这篇《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刚才小朋友们猜的和老师写的这个数都比100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这节课,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认识比100大的数。能做到吗?让我们比一比谁学得更好。 学习计数单位“千”。
4、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会数1000以内的数。 学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活动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