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艮,汉语汉字,读音为gèn和gěn,本义是“边界”“极限”。读作gèn时,常用于《易经》八卦中的一卦。也作方位,指东北方向。另外也指时辰。
儒艮读[ rú gèn ]。哺乳动物,全身灰褐色,腹部色淡,无毛,头圆,眼小,无耳壳,吻部有刚毛,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母兽有一对 *** 。生活在海洋中,吃海草等。俗称人鱼。
儒艮的读音是[rú gèn],儒的声母是r,韵母是u,读第二声;艮的声母是g,韵母是e,读第四声。儒艮(学名:Dugong dugo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
儒艮的读法是rú gèn(声母:r,g;韵母:u,en;声调:阳平,去声)。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
美人鱼又叫儒艮正确的读法是rú gèn。儒艮(学名:Dugong dugo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
儒艮(rú gèn)儒艮(Dugong)与海牛皆为草食性动物,但栖息地不尽相同,它们是海牛目中唯一仍生存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物种。和海牛不同,儒艮的尾鳍近似于海豚的Y型尾,突出嘴外的长牙则近似其远亲大象。
儒艮的读法是rú gèn(声母:r,g;韵母:u,en;声调:阳平,去声)。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
艮字只有为:gèn,因为雌儒艮哺乳时像人一样拥抱幼仔,乳部露出水面,所以儒艮俗称“美人鱼”。艮拼音:gèn 部首:艮 笔画:6 五:VEI 释义: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山。(Gèn)姓。
儒艮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体型比较大。它们还有一些别称,“美人鱼”、“人鱼”就是它们的别称,因此也可以说儒艮是美人鱼。
1、儒艮:读[rú gèn] 。儒艮:学名:Dugong dugo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素食者。全身灰褐色,腹部色淡,体长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栖于热带海中。
2、儒艮的读音是[rú gèn],儒的声母是r,韵母是u,读第二声;艮的声母是g,韵母是e,读第四声。儒艮(学名:Dugong dugo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
3、美人鱼又叫儒艮正确的读法是rú gèn。儒艮(学名:Dugong dugo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
艮:[ 粤语 ]:gan3 拼音:gèn 释义:《易经》八卦中的一卦。艮,互不听从,停滞不前。拼音:gěn 释义:指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也形容为人处事不干脆、不利索、过于认真、没有弹性。
震(zhèn): Jin 巽(xùn): Vun 坎(kǎn): Kam 艮(gěn): Kan 坤(kūn): Fun 这些发音可能有些差异,具体发音还会根据具体的口音和地方方言有所不同。
“艮”字的粤语注音(粤拼)gan3,读“靳”字音;又ngan4,读“银”字音。艮是会意字。甲骨文从“人”,从朝后看的“目”,会人扭头向后瞪视之意,金文将目移到人背后,其义更明显。
艮粤语读音:[gan3],艮拼音:g。释义:八卦之一,代表山。古代指时辰。指东北方:艮维。姓。 艮是一个表意字符。甲骨文的人和眼从后面,会使人转头回望。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艮),普通发音[gèn],广东话[gen],意思:八卦之一 普通发音[gěn],广东话[ngen](比较难读,在èn前面加个鼻音即可),意思:食物坚韧不脆。不清楚请追问。采纳哦蟹蟹。
1、艮,念作:[ gèn ],[ gěn ] 。艮,拼音:[ gèn ]、[ gěn ],部首:艮,笔画:6。释义:[ gèn ]八卦之一,代表山。[ gěn ]方食物韧而不脆:~萝卜不好吃。
2、拼音:gèn(声母g,韵母en,四声)基本字义:本义:八卦之一,代表山。衍义:引申指“古代指时辰”。衍义:引申指“指东北方”。如:艮维。衍义:又用作姓。
3、艮,汉语二级字,读作艮(gěn或gèn)艮(gěn),〈方〉(性子)直;(说话)生硬:这个人真艮!他说的话太艮!〈方〉(食物)坚硬而不脆:发艮,艮萝卜不好吃。艮(gèn),八卦之一,代表山。
4、艮的读音有两种,分别为gèn和gěn。艮,是汉字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已知的最古形体为甲骨文。本义一般认为是停止,后引申出坚硬、坚固等含义,还可以用来表示时间以及作为姓氏使用。
5、艮,读作( gèn gěn )艮 [gèn]〈名〉八卦之一,代表山。如:艮岳(山名。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汴京东北隅堆土为山,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方位名。东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