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樽:动杯,开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诗未做。裁,裁夺,构思推敲。(2)寻春问腊:即乞红梅。以“春”点红,以“腊”点梅。蓬莱,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栊翠庵。(3)大士:指观世音菩萨。
1、《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林黛玉三进荣国府,《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三山聚义打青州、三拳打死镇关西等。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
2、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3、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刘姥姥深知接近上层社会的名流肯定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于是她先通过与她家中曾略有瓜葛的王夫人这一边进行周旋,找到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
妙玉的情况也是类似的。身为出家人,她注定不能离尘世太近。妙玉本人的性子也是孤高自傲的,同样像冬日里盛开的红梅,鲜艳灿烂,但却没有朋伴,散发的只是自身遗世独立的光彩。说到李纨和妙玉的联系,还有一个细节也很微妙。
“入世”二句:这两句是诗歌的特殊修辞句法,将栊翠庵比喻为仙境,折了梅回“去”称“入世”,“来”到庵里乞梅称“离尘”。梅称“冷香”,所以分“冷”、“香”于两句中。“挑红雪”、“割紫云”都喻折红梅。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写的是妙玉拢翠庵的绝美风景。玻璃世界白雪红梅,好美的景,对梅花有了再一层的喜爱,想要在此生见一见这样的美景。“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写的是大家生考鹿肉来吃。
妙玉身在佛门,孤标傲世,身心一片洁白,可谓琉璃世界也。
妙玉=梅花 书中第四十九回写有: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故妙玉当为红梅。
妙玉第一次在书中正式露面,是在《红楼梦》第41回栊翠庵品茶。书中道:在栊翠庵,妙玉待客殷勤,表现出一位茶道高人应有的茶礼仪修养。
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
前八十回:第十七会回末,林芝晓佳的说出了妙玉的来历;第四十一回,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都来到妙玉的拢翠庵品茶,这里是妙玉第一回正式出场,写得很是精彩。
1、红梅傲雪的全诗句是:红梅千朵雪中开,美玉如珠挂两腮,疑似佳人忧怨泪,哪知傲骨洗尘埃。是李泉清于壬寅年正月二十二拟于“文芳斋”。皑皑白雪,簇簇红梅,诗人有赞:梅花香自苦寒来。
2、文昆仑 (一) 一树红梅映雪开,含羞不语美徘徊。 冬寒才显花枝俏,不等春芳我自来。 (二) 北风料峭冻松霾,一树红梅映雪开。 香气袭人融墨客,华诗丽赋醉楼台。 (三) 玲珑娇小魅盈怀,脉脉含情绽未开。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严地:严寒的地方。斡:挽回。宋·陆游《落梅》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4、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5、写白雪红梅的诗词如下: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6、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她的白海棠诗内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二句。律诗变化无穷,并不是随便将七个字拼合草草了事。的确这二典故深入地写出梅花的形态。
这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做的 原诗如下: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梅花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梅花朵朵风前舞——“大长五”牌名“梅花”,以“五”像花。因“五”上下有两个,所以说“朵朵”。诗词中常以梅花随风飞舞喻雪,暗谐“薛”氏。十月梅花岭上香——二“五”共十点,所以说“十月”。
我们再来看一下林黛玉的诗:【七律】咏白海棠 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