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的异同是:三方均以温补中阳立法,均治中阳不足,脾胃虚寒。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组方:饴糖30克(融化冲服) 芍药18克 桂枝9克 生姜9克 炙甘草6克 大枣6枚。
1、【药理作用】1抗溃疡作用《药学学报》(1965;7:440):以黄耆建中汤煎剂给大白鼠皮下注射10g/kg时,可防止结扎幽门所致胃溃疡发生,并抑制胃液分泌,减少游离酸及总酸度,使胃液PH值上升。
2、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法:煎汤取汁,兑入饴糖,再以文火缓缓溶化,分2次温服。功效: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
3、现代临床上,黄芪建中汤常用于 大病后调养 、盗汗不止、小腿溃疡、 *** 周围炎、 手术创口愈合不良 等病症。
黄芪建中汤配方:黄芪15克,大枣10个,白芍15克,桂枝、生姜、甘草各10克,饴糖50克。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功能主治:温中补气,和里缓急,阴阳气血俱虚证。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出自金匮要略。
《湖北中医杂志》(1982;3:21):用黄耆建中汤或黄耆建中片(黄耆、炙甘草、白芍、云苓各9g,肉桂1g,锻瓦楞3g,制成浸膏片)治疗72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愈55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平均溃疡愈合天数为29天。
黄氏建中汤的用法主要是煎水服用,而用量一般是每日水煎三次温服,其中成年人常用的剂量可为5剂。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切记因为黄氏建中汤有着对人体不错的食用功效与药用价值,就以为可以过度或者大量食用哦。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3克,大枣3枚,黄芪50克,太子参30克,怀山药30克,黄精20克 功能 编辑 益气建中。
黄芪建中汤配方:黄芪15克,大枣10个,白芍15克,桂枝、生姜、甘草各10克,饴糖50克。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功能主治:温中补气,和里缓急,阴阳气血俱虚证。
小建中汤: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黄芪建中汤: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黄芪。大建中汤:白芍、干姜、饴糖、人参。
用量 黄芪15g,大枣10个,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饴糖50g。功用 温中补气,和里缓急主治 阴阳气血俱虚证。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自汗盗汗。
建中汤的配方的组成有适量的生姜、芍药、干地黄、甘草、芎藭、大枣等材料。建中汤来源于孙思邈所著的中医经典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以及北宋时编撰的《圣济总录》卷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