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有以下主要内容: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是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而制定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于1988年12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签署第1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3、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4、之一章 总则之一条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有以下主要内容: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6、《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是中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法。颁布《标准化法》的重要意义是:①《标准化法》是制定标准,推行标准化,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监督的依据。
1、我国的标准化文件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三三项属于公共标准,后两项属于团体或企业的标准。但无论是什么标准都会遵循GB/T1的编写要求。
2、大的文件有标准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汇编、生产责任制汇编、规章制度汇编、应急预案等,具体要根据实施指南、评分办法等文件编制。
3、更高级标准:即企业更高层管理的制度文件,是管理的根本性依据。一般包括组织设置、综合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是企业其它管理文件的基础性文件。
4、标准化文件可能包括多种类型,如标准规范、测试 *** 、技术条件、产品标准等。因此在文件名称中需要清晰地标明其类型,以便用户正确识别和使用。
5、在我国标准体系中 *** 主导制定的标准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88年12月29日通过,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88年12月29日通过,1989年4月1日起实施。标准化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制定。
国标准化法自1989年起实施。之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级别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大类。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答案】:C 2022版教材P428 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大类。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2、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另外,自1998年始在四级标准之外,又增设了一种“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对四级标准的补充。
3、法律分析: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4、正确答案:B 解析:选择B。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四种,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
6、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七条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