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教学设计(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2023-10-12 21:29:30 体育信息 admin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1、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篇1 【课前透视】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1、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感。 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按规律办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的寓意。

2、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古代寓言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有趣,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3、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作为成语使用时,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以下是我整理的文言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3个会认字,正确书写2个会写字。

4、教学目标: 会认“寓、揠、焦、喘、截”5个生字,并会写“焦”“望”2个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1、师:请4个能干的小朋友分段读一读这个故事,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大概讲了什么?出示提示,交流大意:课文讲了一个农夫,巴望自己家的和苗快点长大就想出了“揠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和苗全枯死了。

2、【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导语: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出示题目:揠苗助长)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3、教学目标: 会认“寓、揠、焦、喘、截”5个生字,并会写“焦”“望”2个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篇1 【课前透视】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5、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认识“焦”等3个生字,会写“焦”理解“巴望”“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6、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揠苗助长》,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来展开我的说课。 说教材 揠苗助长一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是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教案: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不是对员工的爱护,而是对员工的摧残。拔苗助长从前,有一个农民总是担心自己种的秧苗长得太慢。此外禅师还表示他会谨慎的使用孙悦,而不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然反而会坏了事情。苗:禾苗;助:帮助;长:成长。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也做堰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源于《孟子·公孙丑上》。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一《新编成语故事绘本:拔苗助长》 【成语】: 拔苗助长 【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