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梦龙是明朝人。冯梦龙生平: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署龙子犹,别号墨憨斋主人、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等。他自称是“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人”,原籍属今之苏州市。
1、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公鱼。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2、 【名人历史】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耳犹,别号龙子犹、墨憨子,又号墨憨斋主人、绿天馆主人、姑苏词奴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于士大 夫家庭,早年就因博学多才而令同辈佩服。
3、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4、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号龙子犹、顾曲散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5、早年科场不得意,56岁才成贡生,曾做福建寿宁知县。1645年清兵攻破南京时参加抗清活动,南明政权覆灭后,感愤而死(一说抗清斗争中殉节)。作为*民间文学家,重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编写并创行了许多此类作品,影响很大。
1、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公鱼。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2、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詹詹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墨憨斋主人等。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3、冯梦龙出身书香门第世家,少时聪颖,好读书。和许多人一样,年轻时候的冯梦龙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科举入仕上,他在《发凡》中这样写到:不佞童年受经,逢人问道,四方之秘复,尽得疏观;廿载之苦心,亦多研悟。
4、冯梦龙生平: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署龙子犹,别号墨憨斋主人、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等。他自称是“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人”,原籍属今之苏州市。
1、“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自明·朱熹《增广贤文.警世贤文》之勤奋篇。句子赏析: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
2、出自冯梦龙[明代]的《警世通言·勤奋篇》。原文: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 。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极为*的对联式励志格言。而出处大多认为是《警世贤文》。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这句话出自《警世通言·勤奋篇》。1原文(节选)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5、出自古代俗语集《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意思是:全文: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因经过始知难。
6、“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全诗是《增广贤文警世贤文》之勤奋篇。全文: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